緣 起

 

清光緒八年,慧根法師發心西行。

 

他自普陀山出發,先後朝聖五臺、峨眉等佛教名山,終至印度。

 

回國時,途經緬甸募得大小五尊玉佛,於上海留下坐、臥兩尊,後依佛建寺,成上海玉佛禪寺;其餘三尊則送回普陀山。

 

為緬懷大德,追思玉佛緣起;為勉勵大衆,堅固嚮道之心;同時亦為感恩大衆長久以來發心護持,助力玉佛修繕,莊嚴伽藍,故發起重走祖師路——“學修在玉佛,行路於名山”係列活動,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,回嚮廣大善信。擬先後朝聖普陀山、峨眉山、九華山、五臺山等佛教名山。

 

於2024-04-05日,第一期朝拜普陀山之行圓滿。

 

朝聖普陀山

 

第一期朝禮的聖地便是慧根法師的出發點——“普陀山”。

 

2024-04-05日至14期間,本寺都監、寺務處主任長春法師領衆自上海出發,朝禮普陀山。

 

 

12日晨,大雄寶殿內幽磬一聲,梵音演漾。

 

“菩薩柳頭甘露水,能令一滴遍十方。”

 

 由長春法師主法,衆法師齊誦《大悲咒》,後以淨水為朝山團衆人灑淨。

 

願菩薩垂慈加護,以此甘露普潤衆人,令本次朝山諸事順遂。

 

 

舟抵普陀

 

午後,朝山團抵達普陀山,並依次參訪南海觀音、不肯去觀音院、普濟寺。

 

 

每至寺院,法師皆領衆共誦《大悲咒》《觀音大士贊》《心經》等,並以此功德廣作回嚮。

 

 

山道叩首

 

13日淩晨四時,衆等齊聚山下。

 

“南無—大悲—觀世音—菩薩”隨著法師朗聲念誦,大衆三步一拜,相續念佛。

 

 

夜幕遮蔽四野,佛號相續不斷,令人無暇顧及周遭的景緻,這或許也是夜間朝山的一項益處——

 

黑暗將思緒從紛亂的外界中抽離,僅將其投註於當下,眼中所見,唯腳下路,心口所念,唯菩薩名。

 

 

隨著山勢漸高,空氣開始沈重起來,偶爾也會閃過放棄的念頭,但看到前方同行者堅定的背影,不由再次俯身,這亦是組團朝山的殊勝處。

 

就像一根紗線承受不了什麼力量,但許多根紗線縱橫交錯,可以織成毛巾,便強韌了無數倍。

 

大家從四方而來,在法師的帶領下,以同樣的目標發足嚮前,念念不離觀世音菩薩,在菩薩的名號裏感得大衆交織共鳴的願力。

 

這股願力推動自身繼續前行,同時也攝受他人,令自身在這夜間的朝山路上化作一縷縷照亮自他的明燈。

 

 

不知從何時起,那些酸疼的肌肉與能否堅持的自我懷疑,逐漸消融在每一個前行的腳步中,每一聲心念的佛號裏。每一個當下隻管顧好當下。

 

如是安住每一個當下,再起身時,彌勒菩薩的微笑已在眼前,心內滿是歡喜。

 

大衆拜至佛頂山慧濟寺天王殿後,即入大殿共修晨課。

 

 

大衆隨師依次三稱本師聖號,《開經偈》《普門品》《補闕真言》《觀音大士贊》等。

 

下山小憩後,朝山團參訪法雨禪寺並於殿內誦經、敬香。

 

 

“學修在玉佛,行路於名山

即今因緣起,誌發大乘願

令除煩惱熱,悉發菩提心

為利有情故,禮拜觀世音

求懺悔開智慧,種福田增福報

願成佛度衆生

南無觀世音菩薩

南無觀世音菩薩

南無觀世音菩薩”

 

是日為母親節前夕,故現場大衆亦為廣大母親祈福,願現在者身心自在,健康長壽;過去者得生蓮邦,上品上生。

 

朝山圓滿

 

14日,朝山團遊覽觀音法界後即啓程回滬,朝山功德至此圓滿。

 

 

其實,朝山之地往往不是諸佛菩薩的道場,便是諸佛菩薩曾經應現之處,如能以虔誠懇切之心朝聖禮佛,必定能與諸佛菩薩結下深厚法緣。

 

而與同參彼此提攜,相互鼓勵之下,不僅會留下美好的回憶,更會結下善緣。

 

最後,由衷感恩觀世音菩薩的護持,感恩衆法師的勉勵,感恩同參的互助,讓我們下座名山再見!

 

願以此功德,莊嚴佛淨土

上報四重恩,下濟三途苦

普願盡法界,沈溺諸有情

若有見聞者,悉發菩提心

盡此一報身,同生極樂國

 

願消三障諸煩惱,願得智慧真明了

普願罪障悉消除,世世常行菩薩道